女性健康第一步
認識子宮息肉

了解子宮息肉的成因、症狀及治療選項,提升自我健康意識。這裡提供詳細的專業知識,幫助您更好地管理和預防子宮息肉。

子宮的求救信號

許多女性可能都有過非經期異常出血的經驗,例如經期提前或延後、經血量明顯增多,甚至停經後仍有出血的情況。這些現象看似無害,但其實可能是多種婦科疾病的早期警訊,包括子宮息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等。

若要了解異常出血的原因,必須進一步接受專業檢查,這樣才能針對問題進行正確處理。其中,子宮息肉是這些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,發生率高達20%,值得特別關注。

什麼是子宮息肉?

子宮息肉是子宮內膜局部增生形成的小型組織突起,數量和大小因人而異。有些女性可能只有一個息肉,而另一些則可能出現多個,尺寸從不足半公分到數公分不等。息肉的發生與年齡無關,即使停經後的女性也有可能罹患。

子宮息肉的種類

子宮息肉的病因

子宮息肉是由子宮內膜局部異常增生形成的小型良性組織突起,可能由多種內外因綜合作用引起。

增加子宮息肉風險的因素:

  • 荷爾蒙失衡:過多的雌激素刺激會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生,形成息肉。
  • 慢性炎症:長期的子宮內膜炎症可能促進組織增生。
  • 激素療法:接受雌激素補充或長期使用荷爾蒙避孕藥的女性風險較高。
  • 肥胖與代謝異常:肥胖會增加體內雌激素水平,導致息肉形成。
  • 子宮損傷:如流產手術或子宮內手術可能引發局部增生。

子宮息肉的成因與高危族群

子宮息肉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,以下是常見的高危族群:

  • 30-60歲女性,尤其是40-50歲發生率最高。
  • 有子宮息肉病史者,復發風險較高。
  •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,因荷爾蒙失調增加息肉形成機率。
  • 子宮內膜炎患者,慢性炎症可能促進息肉增生。
  • 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,尤其長期使用雌激素者。
  • 肥胖或內分泌失調,BMI>30的女性風險較高。

子宮息肉會自然消失嗎?會影響懷孕嗎?

子宮息肉形成後通常不會自行消失,但有少數可能隨著月經剝落而排出。然而,大多數息肉會持續存在,需要透過檢查來監控。

如果息肉無症狀且不影響生活,醫師通常建議定期觀察即可,不需立即處理。但對於有生育需求的女性,息肉可能成為懷孕的阻礙。無論是自然受孕還是試管嬰兒,息肉都可能影響受精卵著床,降低懷孕成功率。若息肉引起異常出血或阻礙生育,通常建議進行手術切除。

子宮息肉的症狀與檢查方式

子宮息肉多數無明顯症狀,因此不易發現。然而,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:

檢查方式:

超音波檢查
快速診斷息肉位置與大小
子宮鏡檢查
儅超音波發現子宮内膜異常增厚或不明結構時,醫師可能進一步安排子宮鏡檢查,以確認息肉的性質

需要治療嗎?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?

大多數子宮息肉屬於良性病變,若無明顯症狀,可選擇定期觀察即可。然而,以下情況需要考慮進一步處理:

  • 息肉引發異常出血或影響生活品質。
  • 息肉阻礙受孕或影響試管嬰兒成功率。
  • 息肉檢查疑似惡性病變(機率約為1-3%)。

手術切除通常透過子宮鏡進行微創操作,恢復時間短,且副作用少。

如何預防子宮息肉?

保持健康體重

控制BMI,減少荷爾蒙波動。

定期婦科檢查

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。

積極治療慢性炎症

避免子宮內膜長期發炎

荷爾蒙補充療法需謹慎

在使用前諮詢醫師,並定期追蹤。

帶你瞭解子宮大小事

蒂狀肌瘤
Pedunculated Fibroids

通過細小的蒂連接子宮,可能位於子宮內或子宮外,若發生扭轉可能導致劇烈疼痛。

帶你瞭解子宮大小事

漿膜下肌瘤
Subserosal Fibroids

向子宮外生長,可能壓迫鄰近器官,如膀胱或直腸,造成排尿或排便困難。

獲取最新資訊

有疑問?歡迎提問,我們隨時在此為您提供協助!您也可以隨時通過電子郵件聯繫我們